九米设计

九米设计5项作品获“2025年度杭州市西湖杯(建筑设计)”奖项,其中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1项

最新资讯 2025.05.21

近日,“2025年度杭州市勘察设计西湖杯(优秀设计)”评审认定已经结束,九米设计共有5项作品获“2025年度杭州市西湖杯(建筑设计)”奖项,其中一等奖1个,二等奖3个,三等奖1个,获奖情况如下:

一等奖:

宜兴大拈花湾·大有秋·竺山项目(沙塘港河南侧地块A-08-01地块、 沙塘港河南侧地块 A-08-02地块)

二等奖:

杭州西投浙滨西源大厦(杭政储出【2020】61号地块商业商务用房项目)

舟山绿城凌波秋月

茶山浦水街环境整治项目-茶山浦水街工程设计、采购及施工总承包

三等奖:

温岭绿城桃花源





位于宜兴周铁镇的竺山地块,作为“大拈花湾·大有秋文旅小镇”3000 亩启动区,占据太湖西岸半岛型地貌。基地东临自然山体竺山,西接历史人文地标福善寺,南瞰太湖水域,致力于打造集居住、酒店、商业于一体的湖山复合型旅居目的地。本项目通过 “聚落空间”模式的实践,实现居住、文旅、商业三大功能在空间维度上形成有机叠加,构建 24 小时活力社区;以 “新江南主义”建筑语言重构传统生活场景,在现代旅居空间中植入集体记忆。该项目为当代湖山型度假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设计范式,其价值不仅在于空间形态的创新,更在于探索了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生路径。






本项目位于杭州市浙大紫金港校区西侧,项目西侧不远是杭州绕城高速的三墩出口。一二期总用地长达500米,本项目为一期,未来将与二期相连。设计通过通过南北切分、层层退台、反向镜像组合的手法,既削减建筑体量,又丰富了建筑形态,打破了留石高架沿线建筑高度类似、形体方正雷同的城市空间关系,形成更为有机的城市天际线。随楼层逐渐退台,形成城市梯田,最大限度平均每层的空中花园,增加交流空间,实现了“层层有花园的生态办公环境”。项目从城市设计角度考虑建筑,通过新的建筑连接、整合,加强了场地独有的识别度;并通过开放的广场公园和空中花园,增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可能性,使该园区成为充满活力的场所。







项目位于舟山市新城北部,西临千岛路,南临新城大道,北临东西快速路,通过南侧新城大道连接定海、普陀城区,地处城芯双轴之上,设计力图在此打造地标性人居样本,从人文角度出发,回应新城规划中所强的“调塑造具有标志性、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市空间”。
建筑师希望为舟山市打造一个具有独特符号的居住样本,受舟山市花“普陀水仙”的启发,并以此为精神意象,通过对水仙形态与文化性的深入研究,以水仙、秋月为喻,完成市花城市作品的系统化设计。



茶山浦水街位于舟山定海临城的核心位置,传统的里弄文化是舟山定海人生活的底色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,茶山浦水街的空间设计正是以此为基调,重塑典雅的街巷,织补当地的风土人情。项目基地内的“吴家大院”是定海迄今保护最完好的民国建筑之一,设计师主张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再现吴家大院的建筑风格,并灵活运用大院的空间结构作为组团的原型。项目以中式商业街区为容器,以现代特色商业为内容,并在场景氛围上进行着力营造,形成了舟山最具特色的贯穿水系的商业街区。并与周边片区进行链接和互动,达到激活整个区域活力的终极目标。





本案位于温岭城北街道的核心区,占地6.6万平方米,依托天然水系形成绵延的生态景观带,犹如古话所说,“三山六水一分田”,周边自然村落、山水、田文环境交融,内部通过天然河道与外部水域互动,水域面积高达1.1万平方米,全长1000余米,打造“院中水景”与“千米水岸桃源胜景”。在城市中自然生长出一个浑然天成的园林建筑是本案的目标。设计着重处理土地、山水、人文、城市之间的有机关系,建筑布局与风格汲取徽派、苏派建筑风格特点,融入坊巷形制与里弄文化,营建苏式园林的“曲院风荷”布局。月洞门、花格窗、游廊等传统中式园林的元素,通过简译转换为更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元素,与四季风雅园景相融,免除空间的闭塞感,还能增加层次,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。